首页 >> 大唐小爵爷 >> 大唐小爵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铁血东北王 抗战之老子是军阀 抗战之远东之虎 吕布的游戏 世子很凶 抗战之抽奖就变强 大唐之混世皇子 抗战之少年团长 三国之霸主崛起 抗战之最强西南王 
大唐小爵爷 塞北六爷 -  大唐小爵爷全文阅读 -  大唐小爵爷txt下载 -  大唐小爵爷最新章节

第2章 东宫读书(1/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户书架

不管杨赢愿不愿意,他都的去东宫上学,只是古代的小学生比现代还要悲催鸡叫了两遍就一骨碌的爬起来,在馨儿的帮助下穿上衣服,胡乱的用牙棍沾上点青盐捅捅口腔就当刷了牙了,再洗一个冷水脸,精神抖擞的就去了前厅,前厅上的早餐早就准备好了,一个馒头,一碟咸菜,一碗粥,两个鸡蛋就是早餐,吃饱喝足,带着一个护卫,就往东宫去了,护卫的名字很有意思,叫燕十三。刚听到的时候还虎了杨赢一跳,你个绝世高手不去找三少爷比剑跑到我的府邸里当什么护卫。问了管家才知道原来燕十三是父亲手下的老兵,厌倦了战场杀戮,不愿意在当兵了退伍了,跑到家里当了护卫,向燕十三这样的家里还有十五个,这也是男爵最高的护卫人数,还有一些年纪大的,或是伤残的,都被安排到了长安城外的庄子里了,那里还有六百亩地可以让他们耕种,这是自家的地,可以随意安置他们,还有八百亩是老爹的子爵永业田,不过这些田地都是有佃户种的,杨家只要收租就好,如果胡乱安置老兵去,恐怕就会有佃户造反,毕竟在古代只有土地才能安老百姓的心。

杨家住在延寿坊,离皇城很近,小半个时辰就到了皇宫门口,八只硕大的牛皮灯笼照的皇宫门口白花花的一片,早有内侍等在门口,今天不光接杨赢一个,还有长孙冲,程处默和秦怀玉再加上自己一共四个人,这就是太子侍读的全部阵容,哥几个睡眼朦胧的点点头,就算打了招呼,跟着内侍的后面进了皇宫。不过哥几个可没有权利走金水桥,走的是甬道,环着皇宫转圈玩,在哥四个快要累蒙了的时候,终于到了目的地听涛馆,这里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专门给皇子,皇女上课的地方。有时候皇后娘娘也会去听几节课,顺便教导一下自己的子女。

刚刚进了门,就见正中间对着讲台的书桌后面坐着一个年约八九岁的小男孩,身上穿着黑色的衮龙袍,这就是太子李承乾了,以前在秦王府没少见,只是玄武门之后还是第一次见面,四个人给太子见了礼,太子也回了礼,太子便说道:“哥几个可是来了,这些天我一个人快要无聊死了。”看看李承乾身边的那些大小正太,萝莉也就知道这位大唐太子的无奈了,因为来这里读书的孩子都是只有四五岁而已,李泰,李恪,襄城,南平,遂安,长乐等王爷公主每天没事就缠着太子,这还真够他喝一壶的了,本来他自己就是个孩子,再被一群比他更小的孩子纠缠那画面想想就酸爽!

刚和李承乾聊了没两句,内侍就来禀报说是宋濂老先生来了,个人忙找座位,杨赢忙拉着程处默走到中间靠后的位置坐下,让程处默坐在自己前面档住自己,这样万一上课的时候睡着了也有一个遮挡物。刚刚坐定,宋老先生就进来了,老先生穿着圆领襕袍,戴个文士巾子,花白的头发胡须,慈眉善目的像个邻家老爷爷。所有学生都起立给老先生行学生礼,

行礼完毕,老先生让大家都坐下,才缓缓的开口说道:“今日你们有了新的同学,当相互友爱,互帮互助,汝等可记下了?”一屋子的少男,少女连忙应是。

因为新来了四个学生,老先生需要考校一下他们的学问,长孙冲就不用说了,学问最好的就是他,《论语》《孟子》他都学过直接略过,给了他一卷《大学》让他研习。(初唐的时候书籍还是卷轴样式的,就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字画是一样的。不像现在的长方形呈册状的。)秦怀玉和程处默也已经学过了周兴嗣的《千字文》呀,顾恺之的《敏蒙记》呀,连《论语》都是学过的。虽然学的不怎么样,但是老先生的考校还是磕磕绊绊的算是应付过去了,到了杨赢这里就悲催了,他那里学过这些东西呀,在后世就算他上过大学也是学工商管理的,没接触这些个古文呀,就算记住了几句古文也是拿来当座右铭用的,老先生一问他就傻眼了。老先生问什么他都摇头不会,不但老先生面色越来越难看,就是李承乾他们也都傻眼了,看他们的神色一定是暗想杨赢这家伙不会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饭桶吧,最后杨赢无奈只能拿出自己的杀手锏了。“弟子学过《弟子规》。”(就这篇弟子规还是他在闲逛旧物市场的时候在小摊上买的,用来装B的,就挂在卧室里,看的多了也就记住了。剩下的能记住的那几首唐诗宋词在这里根本就用不上)哦,“《弟子规》是何名目,与老夫道来。”“是,先生”杨赢顿了顿便背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总则,先生。”老夫子点了点头示意杨赢接着往下背。于是杨赢就把《弟子规》的总共360句,1080个字给背了下来。

杨赢背诵完了,等着老夫子给评价呢,可是等了半天,也没个动静,抬头看看老夫子还在出神,便轻轻的喊了句“先生!”“哦,杨赢呀,为何你背的这篇《弟子规》老夫从未听说过,老夫也算上熟读诗书,却不曾看过此片《弟子规》,别说看了,就是听也没有听过,不知这篇千古明文是何人所作?”杨赢心里哀叹,果然是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没办法只能接着遍。弟子的六世祖济源公做过西魏的雄州刺史的,此书最早就是有他老人家传下来的。(杨赢的六世祖杨济源做过雄州刺史的事,还是杨赢去家里的祠堂上香李管家告诉他的,要是说是他的武夫老爹写的有人能信,那才见了鬼了。在这里也就只能对不住李毓秀夫子了。)“哦,济源公既然作了此书为何没有流传出来呢?”宋濂问道,“弟子想来,那时候恰逢乱世,大家想的可能是如何生存下来,就是做出学问恐怕也没人过问了吧!”“哦,想来也是如此。”其实宋濂想到的更多,从杨赢的六世祖是刺史来看,当时的杨家也是书香门第的世家大族,这样的家族作出了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自然是要得到最大的利益才能拿出来宣传,可能时机没到所以直到今天自己才从十二岁的杨赢嘴里听到这篇千古奇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你可能会喜欢 大奉打更人 校花的贴身高手 垂钓之神 斗罗之皇龙惊世 万古神帝 我!星河帝国元首 修真聊天群 诡秘之主 最强boss系统 没钱离婚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魂环 要相信科学 我从凡间来 黎明之剑 从斗罗开始签到女神